爱好成就梦想——记我院优秀毕业生、第二届“吉林工匠”张世林

信息来源:    时间:2020-11-09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归纳两位哲人的名言,我体会:兴趣与爱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兴趣是爱好的基础,是开启成功的钥匙,爱好是兴趣的结果,是成就梦想的桥梁!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张世林同志人生满获丰收的一年。先是在4月份被白山市委、市政府评为首届十大“白山工匠”,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二届十大“吉林工匠”,后又获悉其2017年申报的正高级讲师资格通过。这一连串殊荣的取得,对一个最早是技校毕业生的人来说,不能不算一个奇迹,更彰显了当前党和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

说起张世林,我们既是同事,又是旧邻。196211月,他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林业局,19819月,考入吉林省林技校(学院前身)木加专业,19837月毕业。因自幼酷爱书法、美术这个特长而留校在团委任干事,19859月至19877月到吉林林学院林业经济专业进修学习, 19938月至1995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现任学院工会副主席、组织人事处副处长(正科),学院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正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张世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吉林省201吉林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工艺品雕刻工首席技师、吉林省技术能手、张世林省级工艺美术师徒工作间领办人、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工艺品雕刻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2014年~2017年连续四届当选“中国技能大赛·吉林省职业技能竞赛工艺品雕刻大赛”评委;其专业著作、论文和砚雕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2013年,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14年、2017年被白山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职工创新标兵。此外,他还兼任:中国长白山松花石研究会副主席;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江源区长白山石艺协会主席;白山市江源区政协常委。

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能获得上述种种荣誉、取得如此令人艳羡的佳绩,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他早年至今对书法、美术的兴趣、爱好成就了他今天的梦想;二是他赶上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崇尚工匠精神的好时代;三是他将工作与兴趣、爱好完美结合,潜心专研、拜师学艺,“用慧心和巧手,把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与传说定格在一块块精美的松花石上,用一件件精致独特的艺术品诉说着匠心,把美丽呈现给大家”!

﹝张世林松花石砚雕作品,从上至下连接起来就是一幅完整富春山居图﹞

说起张世林与松花石的结缘,时间应追溯到1996年。当时他从一个朋友处得到了一块巴掌大的绿色石头,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得知,此石学名为松花石,又名松花玉,清朝时就被官府雕为砚台贡奉朝廷,且自己工作所在地江源区有丰富的松花石资源。基于对美术的热爱,对松花石历史渊源的好奇,张世林深知,砚台能够撑起文房四宝的历史,那么作为皇家御砚的松花砚,艺术价值会更加深远。于是在工作之余,张世林一头扎进了松花石雕刻艺术的海洋里遨游,并乘风破浪,搏击长空,像海燕飞翔!后来(2009年)学院开办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他才得以在工作八小时以内名正言顺地从事松花石雕刻与鉴赏研究。

﹝张世林砚雕作品《搏击》《搏击·海燕》(上左右)《滕王阁》《春江花月夜》(下左右)﹞

讲个故事,张世林在得到第一块松花石的时候,还不懂如何雕石成砚,周边也没有可以请教的人。于是张世林就开始自己摸索着做。他曾笑着说:“当时没有工具,就用钢钉一点点地在石头上扎,慢慢刻出砚台很普通的造型;为了底部平整,我还骑着摩托车带着松花石在学院院子里拖着磨,最后用砂纸抛光。虽然非常费劲,但还是做成了我的第一方松花砚。如今,这方松花砚被他自己收藏在家里,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张世林砚雕作品四季砚:《春生》《夏韵》《秋痕》《冰祭》(顺序:上左右、下左右)﹞

 

           

﹝张世林部分获奖作品:《生息》(《轮回》(上左右);《尘封之音》《江之源》(下左右)﹞

从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松花石雕刻的门外汉,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松花石工艺美术大师,二十几年间,张世林对松花石雕刻技艺的专注研究及付出的汗水和精力,那是常人无法比肩的,如果用“痴迷”二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面对每块要加工的松花石,他一般都需要按松花石的自然纹理构图、誊样、雕刻、打磨、起名,赋予松花石一个个人文特征,可以说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智慧、绽放着他的才华。例如:下面这组《中国文字载体系列砚》就选取了汉字最重要的四种载体﹝甲骨、青铜、简牍(木、竹片)、纸张﹞并按历史原貌再现汉字的发展历程,以假乱真,惟妙惟肖,在吉林省文化厅举办的2016年“吉林省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提高松花石的雕刻技艺,张世林不仅自己努力钻研,还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学习印雕、微雕和砚雕,诚拜中国砚林宗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为师,系统掌握了美术理论和雕刻的专业技能。在名师的指点下,在个人锲而不舍的揣摩中,张世林凭借着绘画的天赋以及对松花石雕刻艺术的热爱,他的雕刻技艺越来越成熟,并逐步形成了构思独特、雕刻精美、刀工精湛的特点,开创了以圆雕为主的关东粗犷松花砚与松花石随形砚的雕刻风格,为省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砚雕作品更是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各项大奖(见下图)。其中《江之源》砚,在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凤凰·青岛赛区”大奖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石韵可人》组砚,在2012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国家级银奖;《尘封之音》砚,在2016年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国家级银奖; 2016年推出的中华文字载体系列砚和竹魂系列砚,获得了吉林省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万木才是春”。除个人取得佳绩外,张世林的成就,还包括2009年他利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创建了学院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为促进白山江源松花石产业发展、扩大学院办学影响,作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多年来学院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在张世林的领办下,共培养学员800多人,其中有7人在他的指导下,相继被评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席技师,在中国松花石之乡——白山江源这块沃土上,创新创业、熠熠生辉!同时,自2004年张世林担任江源区石艺协会主席后,他还与江源区相关部门成功举办了江源石艺协会首届松花石石艺精品展,协助江源区政府在国家注册了江源为中国松花石之乡,协助江源区政府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松花石文化旅游节(20092010年),并配合江源区政府做出松花石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建立了中国松花石博物馆和江源松花石奇石文化村,大力宣传了松花石、松花砚文化;同时在他的带动下,江源石艺协会会员由原来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千余人,石馆由原来4家发展到5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形成了一个可观的文化产业。

                                      

﹝张世林在学院松花石雕刻车间进行机雕生产(上左)、辅导学员手工雕刻(上右)、与学员上山采风(下左)、学院校园外景(下右)﹞

 

有一次,我问张大师,制砚的精髓是什么?怎样才能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他思虑一下说:制砚的精髓是融入中华文化的气息和创新的想法,才能将这方瑰宝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制作砚台,一般在完成80%的时候会放一放、沉一沉、看一看,沉淀之后再来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反复斟酌,这样才能出佳品、出精品!

例如:下面《苏武牧羊》这块紫绿相间星眼松花石,他就是用绿石层雕刻出人物、羊群和近景,用紫石层作为风雪交加的灰暗的远天,而密集不均的星眼恰似暴风中的雪花,如此构思,作者就把苏武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尊严的气概表现得淋淋尽致、恰到好处;《生而有节》砚,作者充分利用松花石原型像竹笋幼芽的模样,将其设计、雕刻成栩栩如生的松花石砚,并赋予“生而有节”的名称,使其具有非凡的人文意义和价值。

(张世林砚雕作品《苏武牧羊》《生而有节》砚,与砚雕宗师刘克唐、中华砚文化联合会会长刘红军交流,参加吉美2016·吉林省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上台领奖照片)

人的一生,发展空间很大。有人说: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20年来,张世林倾心于松花石雕刻技艺的提高,关注松花石产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育,不仅梦圆松花石,更是将自己的灵魂灌注到了那无语的松花石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丽篇章!愿张世林同志的成功经验,能给有心创新创业的人们带去一点启迪、帮助,让有志之人早日找到发展方向、让梦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放飞、起航!(王玉琴宋淑杰)

 

版权所有: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电话:0439-3726188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便民路145号 工信部备案号:吉ICP备09005818号